在中国,眼镜零售业的发展走过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虽然,现在一些眼镜业内人士总是吹嘘自己是所谓“半医半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很多从业人员也对此信心不足,总觉得自己和医生相比,差一大截。对于眼镜零售业的社会价值认同,更多地停留在“半手工业半商业”的位置。这不是消费者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是半医半商,那么就不会存在所谓配眼镜立等可取的事情了,眼镜是处方药,配制需要一定的周期,包括必须的质检,最终才可以交到顾客手上,而不是到药房付了钱,拿起药就走人。
说到这里,你可以已经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了,是的,我们想谈谈眼镜连锁企业是否应该建立统一的加工中心。而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认为不仅有必要成立加工中心,甚至,随着连锁化程度的增加和连锁店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建立加工外包或者全国加工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都值得业界探讨。
眼镜零售企业,从单店发展到连锁店,其目的就是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连锁分店的发展来逐步摊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边际效益。这个问题,对于连锁蛋糕店、高档定制服装店都不会是个问题,但在眼镜行业,我们却不得不来讨论一下,因为有人会持反对意见。
为了证明,我的观点并不是凭空想象,让我们把支持建立加工中心的理由罗列一下:
第一,建立加工中心,可以降低镜片,镜架的库存总量。
对于店店有加工的眼镜连锁企业而言,既然要让客户立等可取,那么就必须在每个门店备整套镜片库存和少量镜架库存。即使对于一些高价位的镜片,可以采取仅在总部备货的方式来降低库存总额,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备货方式,占用的资金肯定远远大于集中加工。之所以很多眼镜店还可以承受,是因为供应商们提供了这笔资金(看似是铺货,其实和供应商对零售客户提供低息贷款并无两样)。但我们知道,无论这笔资金是谁提供的,总会产生成本(利息),而能够消化这个利息的,只有产业链的最低端——消费者。消费者不得不为这个成本埋单。
未来,更多的厂家不堪重负,开始要求零售商用现金来采购,那么,到那时,可能没有人还会反对建立加工中心集中库存的建议的,那么,为什么不是现在呢?如果现金采购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而集中库存又可以减少资金占用,那么为什么不呢?
让我们看一个案例:
供应商给到某客户某品牌镜片的供货价格是22元一副贷销,但如果客户愿意支付现金的话,供应商可以给到18元一副的价格。该客户每月销售此种镜片1000对,需要支付给供应商的货款为2.2万元,而备货则需要3000对,供应商提供的铺底为6.6万元。全年累计(按10个月计算),该客户向供应商支付货款22万元。现在,该客户提出现金采购,第一次购入3000付,总计支付货款5.4万元,以后,每个月支付1.8万,需要支付9个月,因为次月补货结款。该客户累计支付货款21.6万。这个客户其实支付了同样多的货币,却赚到了一个库存。第二年开始,因为不需要再购买库存,所以,以后每年该客户可以增加4万元利润!
这就是有些“傻瓜”为什么有贷销不要,偏偏喜欢现金采购。而做现金采购的前提,是减少库存总量,也就是集中备货,集中加工。
第二,建立加工中心可以减少加工人员。
假设一个8家连锁店的眼镜零售企业,目前设有4个加工点(已经在小范围内集约了),为了确保能够及时加工客户的眼镜,每个店需要配备两名加工师(倒班),总计8名加工师。成立加工中心之后,只要人员合理调配,4~5名加工师及足够,
也许,该企业已经在试图精简人员,比如,有两个加工中心设2名加工师,另外两个加工中心各设1名,总计6名。那么,在一周的将近一半的时间,那两个门店还是需要配送,或者要求客户隔天取货。而其余4个完全没有加工的门店,则每天每时每刻都在配送,都不能满足客户立等可取。
集中加工之后,只不过让两外2个分店从一半配送到全配送,让另一个分店从不需要配送到配送,增加了15%的配送量,却可以降低75%的库存和25%的人力成本。如此划算的一笔生意。
第三,建立加工中心,可以让设备更合理的利用,减少设备限制,减少设备损坏对营运的影响。
还是以上面这个企业为例。他们有四个加工点,所以就拥有4台加工设备。在一周的很多时候,其中两台设备忙得不可开交,而两台却相对清闲。而等到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出现故障,这个门店,甚至临近的门店,就不得不采取零时的配送,有趣的事,这些设备几乎如走马灯一般轮流故障着。
建立加工中心之后,四台设备集中起来合理使用,每台的工作量均衡,任何一台甚至两台出现故障,企业的运营不会有明显的感觉。
第四,建立加工中心,可以有效的控制品质,这也是这项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
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品质控制(QC)的意义是什么。而对于分开加工,最可怕的问题就是无法控制品质。虽然每个门店,都有兼职人员负责加工后的品质检验,但他们大都是营业员或者店长,在检验方面既缺乏足够的经验,又不具备权威。碍于和加工师的特殊的关系(一般门店在很多方面需要仰仗加工师,加工师甚至是一些门店的特权阶层),所以,一些细节问题,即使检验发现问题,也都蒙混给顾客,侥幸过关。最后,导致品质意识淡薄,企业出于高度风险当中。
第五,建立加工中心,有利于对加工师的行为规范管理。也有利于加工师之间技术特长的交流与互补。
这五个理由还不足够的话,那么,您可以继续分别加工,爱设几个加工点就设几个吧!当然,集中加工,对于一些企业,也存在决策时的顾虑,顾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无法满足顾客立等可取的要求,第二个方面是无法满足顾客当面加工所可以得到的安全感。简单说,就是顾客既没耐心也不放心。但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消费者教育来解决的,相对于以上五个理由而言,这种担心简直是微不足道,甚至有些杞人忧天。
请各位注意,到2015年,中国的中老年人口将是青少年的3倍,眼镜店要从卖青少年近视眼镜为主,转化成以验配中老年多焦点镜片为主,而且,在青少年人群当中,车房片的比例也将逐步提高。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一个眼镜连锁店要把加工中心和车房中心设到中国江苏来!到那时,消费者会有足够的耐心,也不得不耐心地等待他的个性化定制镜片一周后交货!
http://bbs.glasses.com.cn/thread-2206-1-1.html
海缘软件在集中加工方面的支持:
1、镜架在门店的柜台上,开单销售后,镜架和镜片的库存就减少了。而门店是没有镜片库存的,所以,软件会自动将镜片从加工中心所在的库房调拨到门店,平了门店的镜片库存,同时也减少了加工中心的镜片库存。此过程随销售触发,无需人工额外操作。
2、如果加工中心有电脑的话,在电脑上根据销售单号,直接可以查到销售的商品信息和顾客处方。加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也可以对应在软件上操作。
3、加工完后,一般会放一个镜布将眼镜包好,所以,镜布从加工中心调拨到门店,也是自动进行的。此过程随加工触发,无需人工操作。

|